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紅色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向著社會主義大目標前進。深入了解紅色旅游,近距離感觸革命烈士的大無畏精神,明白革命抗戰時期的不易,立足當下,展望未來!
實踐隊成員前往庫爾勒烈士陵園參觀。庫爾勒烈士陵園是由庫爾勒市委和市政府投資936萬元在2015年8月建成,占地4.7萬平方米,并且在之后又投資了138萬元用于修繕,建設庫爾勒烈士陵園,該工程已經完工,主要是增設了1500平方米的院內廣場,并且在2021年10月1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將庫爾勒烈士陵園列為自治州級烈士紀念設施。
走進陵園,首先看到的就是立于中心紀念廣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其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更是令人動容,心生敬畏。
在中心紀念廣場和烈士墓園中間,全長50米的紀念墻上,一面雕刻著花崗巖浮雕,記錄了鴉片戰爭,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特寫畫面,另一面是《烈士英名錄》紀念墻,記錄著每個烈士的信息。烈士紀念墻映射出一代代英烈艱苦奮斗的革命氣節,舍身救國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傳遞傳承下去。
在中心紀念廣場右側的烈士墓區,現有烈士遺骸墓30座,安葬著1974年-1984年期間修建南疆鐵路一期工程犧牲的6位鐵道兵烈士,參加重大軍事演習和國防科研任務犧牲的19位烈士、5位無名烈士。
小組成員在游覽過程中也向紀念館工作人員表明了小組的社會實踐目的,通過采訪工作人員,她們得知:事實上像是烈士陵園這樣莊嚴的地方,是基本沒有收入項目的,首先是因為政府大力支持,有政府支持,烈士陵園的維修做的很好,但是若是作為紅旅的項目,并未從旅游中獲得任何利益,就算是普通旅游的住宿,食宿,紀念品都不會成為其收益項目,首先是因為陵園所處地方是較為偏僻的,位于郊區,周圍并沒有住宿等地點,其次是因為宣傳不到位。
實踐小組成員提出相關建議:①細化紅色旅游路線②加大宣傳③鑒于目前我市鄉旅的蓬勃發展,可以將鄉村景點和紅色景點結合起來共同制定旅游路線,用鄉旅帶動紅旅項目,在此基礎上創立更多活動,開發更多項目④與航空公司合作,在節假日時進行旅游套餐一條龍服務,從上機到旅游路線到食宿進行合理制定。
探訪紅色歷史,尋找偉人足跡,將會激起我們的愛國情懷,振奮民族精神,鼓舞我們與時俱進!
文字作者:丁佳怡 黃雨露
圖片作者 :黃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