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琦表示,發展“漁業碳匯”要以漁業為基礎,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目前只有少部分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從發展“漁業碳匯”的中受益,能夠同時獲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其實,大多數漁業公司對于 “碳匯”以及碳的價值缺乏了解,不利于促進碳的價值核算體系的建設以及經濟外溢效應的評估。
關于如何實現碳匯漁業的進一步發展,李加琦表示目前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①在養殖區通過一些人工干預、生物技術來增加微生物額外碳匯;②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模式,實現碳匯的同時,也兼顧經濟效益;③利用智能養殖裝備,同時結合海洋風電發能實現“零碳”。另外,漁業包括養殖業的碳匯目前還缺乏官方認證的核算體系,碳交易缺乏依據,尚不能支持漁業和養殖的碳經濟,目前僅能夠通過自然資源部的標準和漁業統計年鑒的產量來核算。
本次訪談使團隊成員深入認識到 “碳匯漁業”當下的發展狀況及未來發展方向,有利于推動團隊后續對碳匯漁業如何持續良好發展以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