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早上7點,團隊成員到達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壺鎮坑沿小學,進行牙齒健康教育的知識宣講活動。本次實踐的對象為小學生,均為較小年級且正處于換牙期,如果在兒童和少年時期患上齲齒,牙齒就會不齊整,一張壞牙會影響孩子的容顏。不僅如此,如果牙齒壞了,就會在口腔里慢慢地變形,時間長了就會影響到其它的牙齒,這樣很多牙齒就會壞掉。通過與學校老師以及學生進行交流,我們得知學校學生的父母多在外出務工,平時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因此,我們的宣講無疑是對同學們進行牙齒健康普及的必要方式。
上午九點,隨著一聲鈴響我們的宣講正式開始了。進行簡單的課前互動后,我們用自帶的電腦向同學們展示了一段關于介紹牙齒的科普動畫,并逐個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隨后我們進行簡單的課前小調查,調查后我們得知一半以上的同學曾經有過牙疼,幾乎所有同學都有蛀牙,而因為牙齒問題看過牙醫的同學寥寥無幾。隨后我們按照提前準備的資料開始了宣講,并結合同學們的問題進行了具體案例分析。

通過課前調查,我們意識到同學們牙齒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宣傳牙齒健康知識刻不容緩,我們必須進一步行動起來。在志愿者聯合會以及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我們請到了學生的家長以及當地牙科醫院的醫生,以強化宣傳效果。令我們意外的是,到來的家長幾乎均為學生的爺爺奶奶。我們請專業的醫生為家長們進行兒童牙齒健康的科普,并展示了正確的刷牙方法,并請家長監督孩子認真、正確地刷牙,同時提醒家長要定期帶孩子看牙醫。為了感謝家長們的積極參與,我們在志愿者聯合會的幫助下準備了解暑的綠豆湯分發給家長。通過對學生以及家長的宣講,我們最后開展了交流會,鼓勵有疑惑的同學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問題,隨后我們一對一進行解答,促進牙齒健康知識進一步傳播。


通過本次實踐,團隊成員深刻認識到留守兒童關于牙齒健康知識的普及有待進一步提高,衛生健康知識下鄉的實踐需要更多的人積極參與。推進牙齒健康知識的普及可以讓在換牙期的兒童更有效的保護自己的牙齒,同時增強了留守兒童的自尊心、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讓留守兒童的臉上多一些自信且燦爛的微笑。通過本次實踐,我們更加深入社會、了解鄉村留守兒童面貌,在增強大學生的自我認知、提升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既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又要積極參與實踐,在實踐中檢驗自己、充實自己,我們要不負時代,不負青春韶華,努力成長成為更加合格的新時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