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活動受到疫情影響,社會實踐團隊無法及時到達現場,故采取線上調研模式,通過線上連線共同參觀了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渡江戰役是繼三大戰役后,人民解放軍又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行動。戰役子1949年4月21日開始,至1949年6月2日結束,共殲滅國民黨軍43萬余人。1949年初,陳毅、鄧小平等同志率渡江戰役總前委進駐瑤崗,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在瑤崗運籌帷幄,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和四野十二兵團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瑤崗成為了千里戰線百萬大軍的指揮中樞。此戰的勝利,摧毀了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粉碎了國民黨“劃江而治”的陰謀,解放了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圓滿完成了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賦予的重任,宣告了國民黨在大陸反動統治的覆滅,為人民解放軍繼續向東南、華南、西南地區進軍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為新中國的誕生創造力極為有利的條件,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屬于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筑物,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舊址以文物、資料、圖片、圖表等展示了渡江戰役總前委、華東局在此工作的情況,陳列有武器裝備、文件箱、報刊、證書和各種生活用品等。總前委舊址群占地面積近24000平方米,文物本體建筑面積1463平方米,有總前委舊址、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總前委參謀處舊址、總前委機要處舊址、總前委秘書處舊址和總前委后勤處、警衛營、總前委醫院、防空洞等遺址;總陳列展覽面積為2000平方米,共四個展廳。
陳列以渡江戰役進程為主線,包括戰前國內外形勢、戰役的決策和部署、戰役經過、歷史意義,突出展示了中共中央和總前委的運籌帷幄、人民支前等重要內容,通過各個階段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相關的文物、圖片和視頻展示及場景再現,全景描繪了400萬軍民奮勇向前的壯闊場景,謳歌了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
在紀念館解說員的引導下,我們懷著既好奇又崇敬的心情參觀了紀念館,場館再現了當年莊嚴的歷史場景,凝聚其中莊嚴而又肅穆的氣氛深深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更直觀更強烈的感受到,在革命戰爭年代,先烈們出生入死、拋頭顱灑熱血,接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勛。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不懈斗爭堅強不屈、堅定不移的革命精神,才有了今天的和諧穩定、繁榮昌盛。
革命先烈是一面鮮艷的紅旗,一座不朽的豐碑。革命紀念館是一只巨型的花環,寄托了人們對先烈的崇敬和懷念。先烈留給我們的信念與精神,我們不能遺失;革命戰爭留給我們這個民族的痛苦與思索,我們不能忘懷。時間讓革命事跡成為了不朽的歷史,無數的忠魂埋骨在這片鮮血澆灌的土地上。先烈已逝遠,但他們的事跡已銘記在炎黃子孫心中;他們的鮮血已注入中華兒女的血脈;他們的靈魂已筑成中華民族新的長城!
(注明:部分內容參考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