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志愿者2020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黃陽,陳義杰,今天我們團隊成員來到浙江省湖州市新市鎮的黨史館。進入黨史館,里面有各類當時杰出人物介紹。
王仲劬。資料所附照片上,王仲劬衣著樸素,臉上帶著笑意,這份笑意來自他對美好未來的期待,也來自他誓將革命之勢燎遍德清的決心。為此,他甘奉星火之軀。 王仲劬,又名王琪寶,原本是德清縣新市鎮的一名中醫師。因受到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思想影響,在為貧苦百姓治病時,常少收或不收診療費,受到百姓交口稱贊。1927年,王仲劬任國民黨(左派)新市區黨部常委,期間多次宣傳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以期喚起民眾階級覺悟。 1927年5月,北伐軍第十七路軍某部黨代表許淡秋(化名費天時)到德清縣新市鎮開展革命宣傳活動,吸收王仲劬入黨,王仲劬成為了德清縣歷史上第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并在入黨后積極開展黨的工作。 在入共產黨后,王仲劬發展了柯淡云和瞿乃臧入黨,壯大了革命力量。后經中共杭州地委批準,中共德清縣新市支部建立,王仲劬擔任支部書記。支部建立后,王仲劬以中醫職業為掩護,團結工人、農民,利用一切機會和方式宣傳馬列主義,啟發工農群眾的階級覺悟。發展黨員,使黨的影響擴大到新市鎮周圍的農村和毗鄰縣境,革命星火燎原。 1929年6月,中共德清縣委成立,王仲劬擔任縣委組織委員,兼新市區委委員,領導西藥漾利農絲廠、士林、新橋、西廟橋、楊基等黨支部。1930年1月,縣委書記許斌及農運委員瞿乃臧去上海學習,德清縣委工作暫由王仲劬負責。4月中旬,德清縣委召開了第二次擴大會議,會議決定由王仲劬任暴動側翼指揮。5月18日,由于準備工作不夠隱蔽和周密,全縣農民暴動失敗,黨組織也遭到破壞,王仲劬被迫到上海等地隱蔽。抗日戰爭爆發后,王仲劬返回德清繼續參加革命工作,揭露盤踞在新市的太湖慣匪周明三、國民黨頑固派周良斌破壞抗戰的陰謀。1940年6月,王仲劬遭周良斌部下劫持,同年7月于下塘村太平橋邊(今桐鄉縣晚村鄉)遇難。 王仲劬雖犧牲,但他以軀為星火點燃的德清革命之勢,將世代不熄,長存不滅。
感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正直樸實的優良品德、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我們要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榜樣,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參觀結束后,我們團隊表示,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宣講活動,要把成果轉化為我們今后學習、工作的強大動力。革命先輩堅守理想、擔當使命的偉大精神,團隊成員將會內化于心,繼續傳承。我們也會隨先烈腳步,擔當起青年應有的時代責任,牢記歷史,不忘使命,有必要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吾輩青年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斗,譜寫新時代,續寫未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