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紅色圣地,傳承革命精神
隊員們首先來到海豐縣中的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在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大門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主動佩戴口罩,有序掃場所碼,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并通過安全檢查等程序后進入紀念館內。紅宮紅場紀念館為了拓展黨史學習深度和廣度,在展覽的基礎上,開創了紅色講堂,開展微黨課。世界上僅有的兩個紅場,一個是位于俄羅斯的莫斯科紅場,另一個則是坐落在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境內的紅宮紅場舊址。這里,是被毛澤東同志稱贊為“農民運動大王”、我黨早期農民運動領袖、優秀中國共產黨黨員彭湃的故鄉,也是我國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的誕生地。
穿過恢弘大氣的紅場大門,廣場上的彭湃烈士銅像在麗日照耀下熠熠生輝,“勝利會師”“浴血奮戰”“氣壯山河”等幾組大型雕塑塑造了彭湃同志領導下的海陸豐三次農民武裝起義可歌可泣的戰斗形象;實踐隊員步入紅宮,同樣猶如走進往昔崢嶸歲月。海豐珍貴文物無聲訴說著波瀾壯闊的革命史章。紅宮紅場是中國蘇維埃革命在廣東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開展壯大的歷史見證,對于中國紅色革命的發展起鼓舞作用,也是教育后人進取向上的力量之源。隊員們參與紅色講堂,積極認真參與相關黨史拓展活動,“一門七英烈”“父子三烈士”等革命事跡深深感染了隊員們。隊員們還通過觀看紅色視頻,參與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與廣東省內其他同類紅色館合作舉辦宣傳黨史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