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0日,團隊成員與各位老師及各研究生學長學姐進行了正式見面,于當日了解了本次活動的基本規劃與安排,學習了有關昆蟲標本制作的知識,開始標本制作相關方面的訓練。7月14日,團隊成員跟隨老師進行第一次外業,在學習掌握了調研所需的系統操作的同時,也豐富了不少專業知識,認識了許多或常見或不常見的植物、昆蟲與病害,收獲頗多。
在踏查過程中,成員們一邊認真進行數據記錄,一邊見識著不同的常規有害生物及外來入侵生物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同規模的破壞。有的蟲子小到肉眼難以捕捉,但是卻能導致一整顆喬木干枯死亡;有的蟲子體型并沒有很大,但是十幾只小幼蟲卻能將一整株灌木的葉片啃食干凈;有的植物極具美感卻有著巨大毒性;也有植物雖有著雜草一般的樣貌,但混進農田便會給農作物產量造成一定的破壞……這些用實踐換來的新知識讓成員們認識到了所學習專業的重要性與意義所在,責任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
除踏查外,成員們還跟隨老師進行了幾次夜間誘蟲。草原、濕地等區域植株種類比較少,誘集到的蛾子多為舟蛾、夜蛾、螟類,以及蟬、蟪蛄、蟋蟀等小型節肢動物;林地植株種類多,資源豐富,夜間誘蟲時誘到的生物種類比較豐富,也有比較多的天蛾出現。夜間誘蟲,尤其是在林地的誘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成員們的見聞,花色鮮艷體態優美的天蛾更是增添了大家對昆蟲濃厚的興趣,調動起了大家在接下來的課程學習中的積極性。
截至2022年8月7日,團隊成員已經跟隨老師進行了9次外業,外出調研共計13天,踏查地點涉及多個自然風景區及多處人煙稀少的濕地草原區域,踏查里程超過兩百公里。在數據方面,一共打點了各類天牛、葉蜂等常規有害生物百余種,美國白蛾等外來入侵生物近百種。通過參與調查與調研工作,同學們從課堂理論走進社會實踐,增強了大家的實踐能力,同時團隊成員們對于植物保護專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堅定不移地選擇堅守學農、知農、愛農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