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勞務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也造成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不斷增加。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經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著心理、道德、教育、和社會等多方面的問題。為了深入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現狀,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逐星熠夢,久伴童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志愿者趙旋于八月四日貴州省甕安縣開展了為期15天的對于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調研與一助一教導。
在支教過程中,本人也遇到了許多問題,但經過不懈努力也都一一克服了。通過實地考察與多方調研結果發現,農村兒童上學大多通過相約步行去上學,少有親人接送。農村一般學校較少,使得有不少兒童需要早起,行走許久方可到校。此外,上學途中道路較為不平,且周圍多有河流,小溪,有時會因為下雨導致一些道路被淹,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在教育方面,孩子們最常討論的還是英語課,他們大多數都反映,英語課,老師說的經常聽不懂,甚至好幾個孩子抱怨為什么要學英語。此外音樂,美術等課程雖有開放,但由于教師人數匱乏,基本上都是由其他專業課老師兼任,而上課內容多數只是聽歌看書,或者讓孩子自學。很少有專業的老師去引導孩子來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
通過此次的一對一支教,不難發現,很多留守兒童非常渴望關心,而本人在此次輔導過程中,小朋友也慢慢的從一開始的羞澀,不敢主動與人交流,開始主動展開話題,表達自己的內心。了解越多,越是發現,留守兒童很可能內心封閉,孤獨,缺乏安全感,他們有時甚至害怕表達自己的想法,怕否定,怕批評。這也間接他們有問題不敢提,有事情不敢說的心里,以至于開始自我否定。
而在此次活動,本人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一開始教導,由于雙方都缺乏溝通,導致他們提問時,不能及時理解他們真正的問題所在,也因此浪費了一些時間。但通過與孩子接觸交流并且與孩子親人了解他們后,問題也得以解決。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不可以松懈。此次的活動也深刻的讓本團隊意識到了留守兒童的不易。我們應時刻關注他們,并在有條件時多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以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