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臨第一黨支部紀念館
濟寧市汶上縣楊店鎮泗汶地區在歷史上是汶上縣第一個共產黨員活動地,是汶東工委及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和不屈的斗爭精神。為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緬懷革命先輩,弘揚革命精神,2017年7月,汶上縣委組織部、縣黨史研究室聯合楊店鎮黨委在泗汶地區建成了汶上縣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深扎社會共成長,青春建功二十大”實踐隊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共同來到汶上縣第一黨支部。通過參觀實踐隊員發現,它并不由簡單的幾個展廳組成,而是根據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通過圖板、文字、實物及繪畫、模型、場景、展柜、多媒體等形式,構成一條參觀路線,即“艱辛探索、救國救民”、“挺起脊梁、奮起抗爭”、“翻身解放、迎接勝利”、“當家做主、奮發圖強”和“實干擔當、創新爭先”五個篇章,生動展現了汶上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農村抗戰,精神不朽
實踐團成員們首先進入的是“艱辛探索、救國救民”和“挺起脊梁、奮起抗爭”這兩條參觀線路,這里生動展現了八十年前的抗日時期,實踐隊員來到展廳內,閱讀每一塊展板上的內容,展板上寫道,汶上人民在黨組織和黨員的領導下,拿起槍桿,奮起抵抗,在戰火中奉獻和燃燒著自己,為汶上縣的解放和獨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挺起脊梁、奮起抗爭”這一展館的中央,一副抗日銅像映入眼簾,講解員介紹,這個塑像精細質樸,它再現了汶上人民英勇抗日的情景,這是六位汶上農民拿著槍,目光堅定地看著遠方,做出向前沖地姿勢,這正是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一幕。再向前走去,一整個走廊的墻上,是汶上縣抗戰時期的烈士簡介,展廳中的玻璃柜中的展品,無論是當時抗戰時期振奮人心的書籍,還是戰時用品,足以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幾百年前戰況的激烈與緊張。講解員介紹說,戰爭年代的條件十分艱苦,這些用品經歷了幾代人,所以才如此破舊。實踐隊員和老師們放慢腳步,一遍又一遍、仔細地看著展柜中的展品,閱讀著展柜旁邊的展品簡介,并認真傾聽講解員的講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實踐隊員將展柜中的用具拿出來逐一觀賞、體驗。
翻身解放,奮發圖強
跟隨講解員的腳步,實踐隊員們來到了第三條主線——“翻身解放、迎接勝利”。在這里,實踐隊員采訪了西門社區的黨委副書記,他向實踐隊員介紹了汶上的發展史,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后,汶上人民并沒有貪圖享樂,而是一鼓作氣,在汶上領導干部們的帶領下,逐步恢復汶上縣的發展,振興企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就來到了以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分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三個篇章。在這里可以明確的看到投影儀所播放的汶上縣的輝煌發展史,一步步從落后的小鄉村,發展到今日發達的小縣城,在視頻中,這離不開每一位縣委書記、每一位領導干部的付出,當然也離不開黨的支持和指引。
在實踐過程中,兩位指導老師和場館負責人帶領實踐隊伍中的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全體黨員一起高舉右手,面對鮮紅的黨旗,再次莊嚴宣誓,表達了為人民辦實事,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通過本次走進汶上縣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的實踐活動,根據汶上縣的發展史參觀五個展館,傾聽講解員的講解,實踐團成員們體悟到共產黨人領導下軍民抗戰的艱辛與不易,進一步激發了實踐隊員們作為黨員、團員擔當干事的積極性,讓信仰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