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赴半塔鎮紅色探索實踐小分隊”,于6月16日前往滁州市半塔鎮皖東烈士陵園,進行了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參觀學習的方式,了解更多革命先烈的偉大事跡。為此,隊員們也早早的與皖東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得到了幫助,更加方便我們小分隊完成此次實踐。隊員們再出發的前一星期遍開始了會議討論,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任務。6月16日上午8點,隊員們在校門口集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隨后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乘車來到了半塔鎮的皖東烈士陵園,并找到了之前聯系好的工作人員。在此實踐活動之前,隊員們對皖東烈士陵園進行了簡單的功課。了解到目前,皖東烈士陵園是安徽省優秀紅色旅游景區之一,也是華東地區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3A級旅游景區 。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半塔保衛戰便發生于此,半塔保衛戰的勝利,奠定了當時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基礎 。在陵園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隊員們順利進入院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面深深地刻著“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八個大字,在紀念碑旁,豎立著兩座碑文,于是隊員們遍進行了瀏覽學習,對半塔的革命歷史更加的了解。隨后隊員們來到了劉少奇在皖東紀念館,在瀏覽研讀劉少奇同志的革命故事過程中,也了解到了半塔保衛戰過程中的殘酷和激烈。劉少奇同志雖在半塔的住處不足十平,較簡陋,但是斗志和堅持黨的信念絲毫不減。在事戰大紛飛的年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同志,肩負重任,穿越一道道敵人封鎖線和敵人占領區,行程數千公里從延安來到皖東,堅定不移地貫制中共六屆六中全會路線、方針、政策、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努力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建黨、建軍及根據地建設等諸多方面的理論。正是有了新四軍們當時的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的精神,才有了來安保衛戰的勝利。
皖東革命紀念館通過大量翔實的歷史資料,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宏偉壯烈的歷史畫面,充分說明沒有中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新中國。鄧小平說:“我們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還說:“學習必須聯系中國革命的歷史,這樣就能了解黨是怎樣領導的......是大家知道中國革命是怎樣成功的。”這就是皖東革命紀念館想要達到的目。
通過此次參觀活動,隊員們緬懷革命先烈,追憶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今天,我們要維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神,堅定信念緊跟黨中央,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