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國婦聯曾發布過《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6102.55萬人。報告顯示,在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留守兒童約3000多萬。如今的留守兒童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隔代監護,二是二是上代監護。可是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導致孩子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一些孩子還會養成任性的心理行為。
本次聯系的是一名叫李佳然的5歲小女孩。在聯系的過程中了解了她的家庭情況,她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里有爺爺奶奶,還有一個兩歲的弟弟。在活動中開展手工興趣活動。兒童手工興趣活動,能迎合相應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同時能極大地培養孩子們的審美情趣和綜合能力。在邊玩邊做的同時也初步鍛煉了孩子的思維,發展了手的肌肉靈活和協調性。
從這次深入留守兒童的實踐活動中,了解到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造成孩子親情缺失、心理失衡,以致很多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這使我們感到很心痛。但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我們所了解到的留守兒童中,有好多孩子表現的都很早熟,很懂事,絕大多數都能夠努力學習,為了夢想而奮斗,我們為此也都感到很高心,很欣慰。
此次活動的開展,讓小朋友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下午,豐富了兒童的假期生活,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并且提升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水平,培養了他們的藝術想象力,養成耐心和認真仔細的好習慣。這次活動不僅僅是關愛留守兒童,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為他們送去關愛與歡樂。此次活動也是對當代大學生的一次教育活動,培養大家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