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一葦以航”實踐隊成員來到了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了解到實踐隊此行的目的后熱情的接待了團隊成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隊參觀了農業農村局檢測室,檢測室里有來自興山縣不同地方的土壤樣品。據悉,興山縣農業農村局通過檢測其土壤有機物、農藥含量等情況,因地制宜,尋找各地最適合種植的農作物。工作人員表示:每年,農業農村局都會派出工作組前往興山縣各地,實時了解各地的農業情況,采集新鮮的樣品,并對部分地區進行技術幫扶。并在推進農村現代化農業建設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實踐隊員對興山縣基層干部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村現代化農業建設充滿欽佩之情,基層干部們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而其所展現出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及責任感與使命感也值得青年一代學習。
7月23日下午,實踐隊抵達興山縣昭君鎮農友專業合作社進行參觀交流。合作社負責人帶領實踐隊員們來到了合作社示范田里。現在正是給莊稼施肥和殺蟲的季節,負責人給隊員們講解了合作社所采用的無人機飛防技術,該技術是利用遙控無人機,來進行農藥的低空噴施,實現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一種新型農作物保護方式。在負責人帶領下實踐隊來到了一塊農田旁,只見兩臺植保無人機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按照預置路線在稻田上空來回穿梭噴灑農藥,眨眼之間,一畝農田的農藥噴灑工作就已經完成。工作人員向實踐隊員們展示了無人機操作方法,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實踐隊員嘗試了遙控無人機,歡笑聲飄蕩在農田里。隨后,負責人帶領實踐隊員來到了一塊鋪設有鐵軌的農田里,負責人說到,這是田間軌道,軌道的鋪設改變了傳統的人工把蔬菜運到路邊的方式,現在,工人們只需要將農產品裝框后放到田間軌道上,隨著機器啟動,一框框農產品沿著軌道線路被運到指定的裝車點。這樣生產和采收時運輸更省時省力,有力地助推了農業產業的提質增效。實踐隊員不禁感慨道: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一步促進農業現代化持續發展,在新時代科技的幫助下,農村產業發展優勢顯著。現代化農業,讓農村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著新的希望!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四月青大棚種植基地
7月24日上午,在興山縣黃粱鎮金家壩村四月青大棚種植基地里,大棚負責人程師傅帶領實踐隊員參觀種植基地,并向實踐隊員介紹了相關情況和一些種植技術。據程師傅介紹,該種植基地屬于興山縣四月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在黃糧鎮建有300畝標準化苗圃基地,其下轄的四月青大棚種植基地有20多個大棚,總面積達到了13000㎡。實踐隊員們在種植基地里參觀了無土種植園,只見一顆顆幼苗懸掛在營養液里舒展著嫩葉。程師傅說到:“營養液里可以調配各種幼苗所需要的營養,相較于傳統的土壤種植更能充分發揮作物的生產潛力的同時節省了空間,提高了單位種植空間里經濟效益。”隨后,程師傅帶領實踐隊員參觀了“智能大棚”,剛一進去,實踐隊員就看見大棚里各種儀器、輸送管道,作物整齊的排列在大棚里自由生長,大棚里采用全智能化的“大棚種植”技術,配備了水肥自動分配裝置,通過人工技術手段,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優質的自然光溫條件,使得植物可以全天候生長,達到高效生產、綠色無污染的效果。參觀完種植基地后,實踐隊員于7月24日下午在金家壩村陳書記的帶領下參觀了位于金家壩村楊家灣的香米種植基地。“碧波萬頃,麥浪滾滾”,這是香米種植基地給隊員們的印象。陳書記向實踐隊員說道:“這香米是村里主要產業,由于“產+銷”都由村里公司主導,同時香米的市場需求很大,村里727戶,大部分都種植了這香米。”回到村里,成員們融入鄉村生活,發放了調查問卷,向村民們了解種植中存在的問題,考察當前農村現代農業的發展情況。村民們積極的填寫了調查問卷,并熱情的向實踐隊員講起了村里的情況。在陳書記和村民們的介紹下,實踐隊員得知金家壩村農業機械覆蓋率達到了80%,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大大促進了金家壩村的經濟發展。而近年來村里采取了“農旅融合”模式,旅游業的發展,讓金家壩村娛樂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鄉村人民精神風貌也更加洋溢,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金家壩村的經濟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采訪金家壩村陳書記
以科技為筆,書寫大地繽紛。本次實踐活動,實踐隊員以飽滿的熱情、切實的行動深入了解當地村民生活狀態,記錄新農村、新風貌,也真切地領悟到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意義,完成了自我價值的更大實現,展現出新時代青年風采,為祖國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