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伙伴一共有18人,有不同專業組成。項目從6月25日進行到7月7日結束,一共十三天。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社會公益組織雨花齋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在這里進行供餐的志愿服務,感受社會組織對老年人的積極影響。二是開展關于疫情防控下的老年人對老年社會組織和社區的滿意度調查,因為他們前期調查發現老年組織對老年人的心態,幸福度影響還是很大的,再加上疫情影響有些老年人活動范圍較小,老年人日常活動也變得更少。所以他們想了解下目前老年人在疫情背景下的生活現狀,調查社會組織和社區服務的滿意度情況。他們在這次活動中去把溫暖帶給他們的“銀發伙伴”,去傾聽陪伴這些老人,并在活動中展現量大人的奮斗形象。
此次志愿活動期間,他們遇到了可愛的老人,遇到了和藹可親的老人,遇到了看淡一切、心平氣和的老人,也遇到了老態龍鐘的老人。雨花齋為老人們提供了一個交流、放松、娛樂的平臺和綠色的環境,通過初步地了解雨花齋和老人,他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懂得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貫徹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學習老人勤儉節約的習慣以及初步了解了老人的想法與需求,這為討論調研方向和主題提供了很多現實依據。這個地方為老年人提供了一個多元化地活動場所,但它又不僅僅是一個場所,更是心靈的棲息地,讓相似的靈魂相互靠近,沖淡孤獨,洗刷煩惱,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他們在陪老人聊天的時候,發現有一部分老年人會因為擔心自己的疾病,很難保持一種輕松的狀態。他們會因為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失眠,他們也會害怕自己的疾病給家里人帶來不好的結果。我一直對老年人有著這樣一種印象——兒孫滿堂,家庭幸福,沒有什么生活中巨大的壓力與煩惱。正是這次志愿服務的機會,讓他們了解到一部分老年人真正的生活狀況。
他們的后期調查也隨之開展,他們分為幾個小隊,按著自己選的街道找社區,為了獲得社區的幫助,他們提前給他們打電話尋求幫助,有幾個社區答應提供幫助,還有幾個聯系不到,剩下的沒有時間。找老人填問卷調查的時候,他們有的欣然答應,還給他們說他們心里的想法;還有些老人甚至連他們的話都沒聽完就直接起身走人,后來從一位和藹的老人那里得知原來這都是因為他們這里的老人很多都被騙過,防備心很重,這就是他們這里社區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這些年輕人需要重視的問題。
無論是問卷調查還是雨花齋志愿,給他們帶過來的經歷是別人沒有的,很可貴的,這也體現了他們這個項目是值得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