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鐘林 報道)為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鑄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2022年7月27日,武昌理工學院向陽花志愿服務隊在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天城鎮史家渡村舉辦了“知人論事,史傳華夏”主題歷史講堂活動。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是培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向陽花志愿服務隊開展以人物歷史為主體的歷史講堂活動,通過人物的歷史活動軌跡來體現人物背后所展現的精神品質,旨在引導學生感悟歷史人物背后蘊藏的人格魅力,體會其身上折射出的思想光輝。
為挑選出既符合學生認知與喜好,又具有較大影響力與教育意義的歷史人物,向陽花志愿服務隊進行了多次商討。在志愿者提出所選歷史人物最好能夠是學生在教材或是其它學習資料中所熟悉的人物這一看法后,向陽花志愿服務隊最終將本次歷史講堂的“主角”定為令諸多學生“又愛又恨”的魯迅先生。
本次歷史講堂活動主要通過PPT展示的方式展開,為配合主講人授課,向陽花志愿服務隊在課前于史家渡村黨群服務中心二樓“希望家園”教室提前架設好了投影儀,并對場地進行了精心布置。在活動中,向陽花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李明明通過視頻引入本次歷史課堂的主要人物——魯迅。隨后,志愿者提到魯迅只是筆名,并向學生發問是否知道魯迅先生的真名,在學生回答后,志愿者向學生講起了魯迅的童年生活。為吸引學生的興趣,志愿者向學生講起了魯迅與其兩任妻子的故事,同學們驚異于魯迅的直率隨和,向志愿者詢問魯迅先生的日常愛好,志愿者向學生一一解答,并由此引入魯迅先生的作品介紹。志愿者向學生介紹了《野草》、《彷徨》、《華蓋集》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將魯迅先生的部分作品內容通過PPT展示給學生;課堂最后,同學們齊聲朗讀魯迅先生的經典名言摘錄,在朗朗書聲中,本次歷史課堂拉下了帷幕。
課后,志愿者播放了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魯迅的鏡頭合集,在豐富的鏡頭語言與精湛的演員演技之下,魯迅先生平實卻又充滿個性的性格、直率卻又深邃的思想被巧妙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不少學生對魯迅先生的印象大為改觀,并表示將認真閱讀魯迅先生入選教材中的作品。
中華民族是注重歷史的民族,學好歷史,方能更好了解中華民族從哪里來、往哪里去。向陽花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李明明表示,未來還將繼續開展歷史講堂活動,通過講述學生感興趣的歷史人物,喚起孩子們心中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種子,從而培養孩子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筑牢中華民族之魂強基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