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步入自然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粗壯的樹木模型上高懸著各類野生動物標本,獼猴、蛇雕、艾虎……草地模型上也停留著各種野生動物的標本,黑熊、羚羊、豪豬……動植物栩栩如生,據介紹,這些動物模型的皮毛的采集均來源于當地真實的野生動物,經過各種工藝制作才得以保存至今留存于世,出現在人們面前。館內還有多種多樣的藏東南地區特有動物,大家在參觀和聽取講解過程中紛紛駐足仔細端詳。

緊接著,隊員們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到達了博物館的二樓,剛進入二樓隊員們就被眼前的景象再次震撼到,只見玻璃瓶和玻璃箱內保存著各種水生、兩棲、爬行動物,西藏高原鰍、西藏蟾蜍、喜山龍蜥、菜花烙鐵頭…展覽柜的玻璃面罩后,是各種各樣的蝴蝶標本和飛行動物的標本,繼續前行,還有各種植物標本,夜來香、鐵皮石斛、狼毒等。在林芝自然博物館中,各種動物植物標本的保存精美而完整,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史料。

據悉,林芝自然博物館是福建省第三批援藏工程建筑,是西藏自治區面積最大、功能最為齊全的自然博物館。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觀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瑪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樹蕨”以及百余種杜鵑等等應有盡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其中布裙湖一帶還是傳說中的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
參觀結束后,團隊隊員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暢談了自己的參觀體會和感受,紛紛表示現在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瀕臨滅絕,保護好生態環境,走綠色發展之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長達40億年的生命進化史,才形成地球現在的樣子,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根基,生態保護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圖為實踐團隊在自然博物館門口的合影留念。通訊員 林芝自然博物館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