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隊長付曉輝給大家分好工作后大家開始在網上尋找不同的資料。其中包括各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做報告的四個必要階段。企業社會責任論文的分析。信息披露對于企業社會責任是否起到明顯的增進作用。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趨勢。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對于企業形象是否有影響等。實踐隊成員歷經三天的信息收集、信息篩選、信息對比我們對研究的問題更加深入,更加具體。
8月8日,我們又從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有代表性的理論:經濟、社會和環保“三重底線”理論出發,繼續研究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我們發現“三重底線”理論之所以會獲得廣泛認同,一個重要的觸發點是殼牌公司和英國石油公司等跨國公司后來都沿用這一標準。從根本上講,三重底線“理論不是計算利益得失的一套方法,更可謂是一種哲學業行為至少應該達到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元因素(或三重底線)的基本要求,研究企業效益應從傳統的“成本——效益”分析的經濟層面推廣到社會和環境層面,不僅要計算企業的社會和環境成本,而且還要計算企業的社會和環境效益。如果企業按照上述要求做出的任何投資決策,才符合企業社會責任的規范要求。
8月9日,實踐隊對所有資料進行整理,總結挑選出來了重要文章。目前的研究符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信息披露質量越高,社會責任缺失情況越少,企業財務績效提升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