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主持經歷
1984年,她在天安門城樓上現場直播國慶35周年閱兵式和焰火晚會;
她主持了《彈指一揮間》(10集)、《看今朝》(50余集)和《祖國大家庭》(50余集);
1990年,她擔任了北京亞運會開幕式大型團體操表演中文解說;
1991年,她擔任了CCTV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首次實現直播時,各級領導經過慎重考慮,決定由李瑞英和羅京首先直播兩周,作為試驗和后繼者的樣板;
她創意并主持了《煙臺經濟改革紀實》和《北京開發不忘農業》新聞系列報道,均在《新聞聯播》頭條播出;
1997年,李瑞英和羅京等同志曾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對小平同志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動作直播,表情、語音把握得當,無一差錯,受到中央領導的點名表揚。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她擔任前方報道記者;在設備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她的現場應變能力令人敬佩;
2003年,她為CCTV新聞頻道的開播做了很多前后期工作;
2006年,她作為評委參加《挑戰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選拔;
2007年,她給全國電視體育播音員主持人大會作指導;
2008年,她在“春晚”上領銜朗誦《溫暖2008》,深情問候遭受嚴重冰雪災害的群眾,榮獲“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特等獎;
此后又參與了汶川賑災等多場重大事件的晚會;
在金融峰會期間她還積極參與前期報道,采訪了歐盟財長以及一些國家元首,為《新聞聯播》主播走出演播室進行了有益嘗試。
李瑞英-個人影響
李瑞英1987年7月20日,李瑞英第一次以CCTV新聞播音員的身份出現在千家萬戶的熒屏上,她端莊的外表、標準的語音、自然流露的表情,一下抓住了億萬電視觀眾,漸漸地李瑞英成了家喻戶曉的電視名人。作為CCTV新聞女主播20年,可以說聽她演講的藝校學生是聽著她的主播長大的。
當學生們問到如何看待名人的成功時,李瑞英回答:成功與名人不能畫等號!什么是名人,李瑞英有她的定義:一個人做事不合常規他的名字卻能被許多人記住,雖然成功了但他不是名人,名人應該是對社會做出貢獻并受大家尊重的成功人士。
李瑞英-個人語錄
“語言不是孤立的。有的人嗓子好,但在其他方面沒有積累,事實上是無法勝任播音工作的。”
“我只適合從事新聞主播。”
“外表是不可能改變的,關鍵是練內功。播音員首先要隱退自我,不要有表演欲。再有是要有自己的特點,不要一味地模仿。”
李瑞英-榮譽
1)2009年1月18日,李瑞英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女杰榮譽稱號,播音作品獲全國一等獎、政府獎;
2)她勤于撰寫、翻譯播音論文,“中國電視概論”——《中國播音學》第36章獲教育部優秀論文獎;
3)“從大眾傳播學看播音與主持位置”等論文受到好評。
4)她多次參與組織播音學術研討會。由她主編的《中國廣播電視播音員與主持人》,匯集了中國著名播音員、主持人撰寫的理論性與實踐性非常強的學術著作。
5)2010年11月5日入選央視十佳主持人(甲等)。
6)2010年11月12日,獲得2010年度中央電視臺名播音員、主持人。
7)2010年12月17日,入選央視2011年度掛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