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輯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常常被檢討書帶給作者的傷害所震撼。為什么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過去了,那張薄薄的紙在我們的心里仍然揮之不去?這難道是當初的教育者愿意看到的嗎?本期話題繼續剖析教育者使用這一懲戒手段的動機,給學生帶來的傷害,并檢討如何改進這種教育方式。
一次被謝絕的書面交流
本學期我擔任初中英語教師培訓班(脫產培訓)的班主任。一天上午,一個參訓教師來到教室就趴在桌子上睡覺。通過了解,知道他是因前一天晚上參加同學聚會喝多了酒頭暈,于是我讓他上午回家休息,下午到校學習。
可下午他并沒到校。對于這些老師學員,為了照顧他們的面子,我一般不采取當眾批評的辦法,而是喜歡通過書信的方式與他們溝通。針對這件事,我給他寫了一封信,談了對他的關心、欣賞和我眼中他的缺點,婉轉地對他曠課的行為做了批評,并且希望他也能夠以書面形式說明曠課的原因。
接到我的信后的第二天,他很早就到了學校,見到我就叫住了我,但他沒有給我信件,而是說:“老師,謝謝你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我能不能和你直接談談?上學時,老師讓我寫了太多的檢討書,現在我一坐下來寫東西,心里就很難受,根本寫不下去……”
我欣然同意直接交談,他像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似的,幾乎完全敞開了心扉,(檢討書 )和我談了許多許多,從事件本身談到他的理想、事業、家庭,進而談到他內心的困擾、他的秘密……我們有了第一次深入的觸動心靈的交談。自那次談話以后,他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許多。他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地主動學習提高自己,并且積極主動地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十多年的學生生涯他的眼睛沒有近視,而參加培訓一個月他的眼睛就近視了。漸漸地,我們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溝通,成了愉快合作和共同成長的同伴。這一切應歸功于相互的理解和尊重!
以前我就對教師讓學生寫檢討書持反對態度,他的巨大變化使我把檢討書完全否定了:檢討書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懲罰手段,這種懲罰只會使學生略去內疚、自責的心理體驗,徒增他們的叛逆之心,最終使學生成為教師的敵人。這完全背離教育的目標和方向。因此,教師們應積極尋找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讓檢討書盡快淡出歷史舞臺,真正追求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目標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