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無悔選擇
黃土高原上,貧瘠的土地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黃土人。一粒種子埋進這干燥的土地,它焦渴地期待著雨滴,期待著甘露的滋潤。大山里的孩子也在盼望著,盼望著能在學堂里捧著書本,握著鋼筆,傾聽老師的教誨去學習,去逐夢。他感受到了孩子們的渴望,他知道他們需要自己,因此,他來了。他選擇了三尺講臺,選擇了大山,選擇了這平凡卻非凡的職業。“三尺講臺存明月,一支粉筆寫春秋。”21年滄桑歲月,他用青春陪伴了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們。在他的幫助下,學生走出了大山,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去了理想的遠方。那一摞摞作業,一本本教案,一堂堂語文課將鮮活的知識演繹成學生精神的長川和智慧的清流,孩子們走出了大山,他,還在那里。令他感到欣慰的是,每一屆畢業生總是會有學生報考師范專業,在將來也要當老師。做老師,最好的回報應該就是學生們學到知識、學會做人、事業有成、生活幸福。三尺講臺是他無悔的選擇,他相信,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收碩果滿神州。他深知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披星出門,戴月晚歸是他的工作常態;晨讀相陪,晚讀相伴是他的職業堅守。三尺講臺上,他恪盡職守、孜孜不倦,他在這里書寫無悔人生,在這里奔跑著……
師愛無痕,潤物無聲
冰心有這樣一段話:“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這段話激勵著無數默默奉獻的人們堅守著初心,砥礪前行。心中有愛,就會綻放最美的成長之花,就會譜寫最動人的生命樂章。他說,他也許不能成為那個隨時播種便能開花的人,但他可以做一顆流星,在學生們孤單寂寞或躊躇滿志時,偶爾還會想起:在他們的夜空中,曾有這么一抹光亮陪伴他們走過人生最關鍵的一段旅程。作為班主任,奔跑是他的常態,他關愛學生,甘為人梯。學校有學生家境困難,即使自己也并不富裕,但他一定會慷慨解囊給予他們物質幫助,他會為孩子們自費買文具,買生活用品,買體育器械,他也會經常去家訪以便更好的了解孩子們,他還會與他們談天說地、一起運動鍛煉……師愛無痕,靜待花開,他以溫暖呵護著每一位學生,以陪伴給予他們心靈的指引。
多年高強度的工作,長時間的備課、伏案批改作業使他患上了腰椎病,醫院大夫診斷后說應立馬手術,可是他卻選擇了保守治療,因為他知道那群可愛的孩子還在等著他,因此落下了病根。直到現在,他的腰椎病時而依舊會發作,也許很難再徹底康復,可他依然微笑地站在講臺上授課。他用鞠躬盡瘁、兢兢業業的精神詮釋了教師的責任與情懷。
愛是一切教育的起點,教育是傳遞愛的職業,學生的學習、住宿、思想……事無巨細,點點滴滴,他都會去詢問,去關心,他給予每一位學生充分的尊重、信任、關懷與寬容。他尤其重視對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指引,他從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他知道,一次談心、一句鼓勵、一聲問候都可能會幫他們找到自信。在高三備考的關鍵時期,他幾乎全程陪伴自己的學生,和同學們相處的時間比家長還要長,生活在學生們中間,真情陪伴指導他們。他用嚴和愛去俘獲孩子們的心,用細心去贏得家長們的信任,用智慧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基。他對學生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格而不苛刻,寬容而不縱容。時刻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思想變化,耐心引導,熱心關懷,讓同學們樹立自信心,明確學習目標。用愛感化他們的心靈,用心塑造他們良好的品質。
立足杏壇,潛心教研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在教研的路上也少不了他奔跑的身影……
著名的教育家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可能成為名師”,他將自己多年從事教育教學及班主任工作的所思所得寫在了一本本筆記上,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內心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勤能補拙,苦心人天不負。”初為人師,他注意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尋找最為高效的教學模式,他與時俱進,注重總結教育規律,研究教材教法。他總是有“夜”要熬,燈光下,他伏案記錄著當日與學生的點滴趣事,記錄著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記錄著與其他老師的交流心得,記錄著……他對自己近乎嚴苛的要求著,他認真研究課標,深入挖掘教材,精選例題與習題,高效整合教材內容與教輔資料,借鑒其他教師的理解與經驗,有效突破著教學難點。他會對課堂進行精益求精的設計,他的課堂永遠充滿著激情,富有活力,他能夠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同學們沉浸在他的課堂中,隨著他臉上的表情,時而凝思,時而神采飛揚,時而頻頻點頭,時而低首微笑。他的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他會認認真真的批改學生的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當面指正,耐心細致的為學生答疑解惑,舉一反三,直到學生露出喜悅的笑容,他會開心地拍拍他們的肩膀以示肯定。
他心系教育,情牽課堂,數十年扎根一線,孜孜不倦,潛心教研,認真組織備課,精心策劃每一堂課,每一個細節,集思廣益。他會積極的進行課堂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他經常會積極主動的參加教師培訓,有效促進專業知識的成長與發展。校園里,總能看見他步履匆匆的身影;教室里,總有他諄諄教誨的聲音;辦公室里,總能看見他執筆備課的身姿。他使科研腳踏課堂教學的沃土,在教學實踐中抽穗楊花并結出了累累碩果。
不忘初心,堅守致遠
我知道,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一種信仰。教師需要是一位出色的語言大師,一位優秀的心理醫生,一位細心的保健醫師……教書育人這條路上,或許荊棘遍布,或許前路坎坷,但奔跑在它上邊的人千千萬萬,他們以每一份行動、以滿腔摯愛將滿園桃李引進智慧的大門。
古人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林;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紅色代表火熱的青春,代表灼灼閃耀的“紅燭”。他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這個圣潔的職業,從做好“一陣子”到堅守“一輩子”,定格的是高雅人生,散發的是靈魂芬芳。
凡來過往,皆為序章,耕耘教壇數十載的他,依舊還以滿腔熱血在西部這片厚重的土地上奔跑著……
作者:張玲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