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9月開始學寫詩的,純屬好玩和消遣,但主要還是受趙麗華和下半身詩人的影響,我想趙姐姐那樣平白的詩句也是出自國家一級作家之手,那咱寫十年,能混個國三或省三級的話也心滿意足了,呵呵。
這詩我確實是仿作的,因為喜歡這個曲牌名,仿的是:寇準的《陽關引》
塞草煙光闊,渭水波聲咽。春朝雨霽輕塵歇。征鞍發。
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后會甚時節。
更盡一杯酒,歌一闋。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
且莫辭沉醉,聽取陽關徹。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本人的是〈陽關引·快戰〉
北雁欲南翔,盼顧無相伴。幾番風雨何人擋。常思量。
塞下烽煙忙,君國阻郎還。惜熱血,幾度迸發又歸寒。
快意競沙場,死無撼。嘆平生,十年征戰兩茫茫。
那堪鐵衣破,君王怯意長。恨無眠,挑燈拭劍溫故鄉。
我現手上就一本借友人的《宋詞三百首新編》,由岳麓書社劉乃昌選注。再重新翻一遍,全書也就這一首《陽關引》,對于古詩詞,本人是粗讀的多細研的少,也還是在仿這首《陽關引》的前一星期,才知道各句的字數,標點必須要和曲牌名一樣的,汗顏啊。
就詩詞內容而言,前人大都寫精寫遍了,上得了臺面的也就不外乎登臨,懷古,傷春,秋思,閨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惜別,征旅,鄉愁等等。
以宋詞來說,優秀作品浩如煙海。
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大江東去)
秦觀的《鵲橋仙》(纖云弄巧),岳飛的《滿江紅》(怒發沖冠)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
辛棄疾《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是何等的豪情與蒼涼啊。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管是今后的幾百年幾千年,這些經典都是難以企及復制的,但會成為后人夢想模仿的對象。
以唐詩來論,單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二十幾個字所描繪的悲涼意境和寂寞情懷,個人認為是曠古絕今,旁人想模仿也是很牽強無力的。
古詩詞善用典化意,后人模仿引用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情,而是學習和繼承優秀文化,盡量縮小與前賢的差距。以蘇軾的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來評,自宋以下,文人墨客文中的“茫茫”一句何止千,萬。但平心而論,都達不到蘇詞的意境與效果。
至于網友評的“毫無新意不和實際”,倒是實情,與我個人不足有關。在登臨,懷古,傷春,秋思,閨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惜別,征旅,鄉愁等傳統詩詞題材中。
對登臨,懷古來說,我現在是一個畢業不久,連溫飽都要努力的窮酸,沒有條件去看祖國和世界的大好河山,家也非大官大款,在二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目前到過的景點古跡屈指可數,慚愧。
懷才不遇,報國無門類的題材,我有自知之明,沒這水平,就不用去那寫悲憤,激昂之詞了。真有才的話,也不至于今天這么落魄,去報國自薦,我怕被人一腳踢出來,呵呵。
閨怨感情方面,現在愛情還沒來臨,感受粗淺,只能瞎琢磨下。
惜別,有,但如今一機在手,只要還有話費,天涯海角任我呼,去惺惺作態不是我輩兒郎本色。
鄉愁,真有,且是出自內心的。
征旅,我最喜歡的題材,打仗嘛,喜歡得很,可惜連年風平浪靜,所以對它也只能揣摩了。
其他的方面,水平有限,新意的尋求那還在學習打基礎中。
現在是和平時期,要去談實際的話,以前流行的是社會主義優越性和改革開放的成效,現在主打曲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體會不深興趣不大。
歌頌好人好事,有黨的宣傳結構,寫出的東西比我強百倍。
關注民生民情,這是可以做的,我對記者這行還略有研究。
揭批社會弊端,這是我喜歡的,以前最愛雜文,也寫過一些,連發網上都被刪,從此自勉不要多事,免得心煩給自己添堵,還是留待他日。談談風月,侃侃山算了。
對于“故作高雅”,倒是實情,呵呵,普通人的虛榮,我也具備。咱不可能去寫拉屎,拉得香氣熏天黃金萬兩,也沒什么興致去思慮較俗的吃喝,泡妞,K歌。
我是個平凡人,希望有點閑情逸志去調劑下生活和精神,找點東西來自娛。近來喜歡上了詩歌,去附近的幾家報刊亭轉悠多次,可惜竟沒有一本這方面的雜志賣。生活日日平淡,晚上夜夜孤寒,思維倒是時時多彩,也許這就是我最近的收獲吧,祝所有的朋友都開心好運。
——寶慶游子淡如水聊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