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只在一瞬間,相守卻需要難以想象的時間打磨。風花雪月,蜜語甜言過后,人總是習慣的讓生活起些蜻蜓點水般的波瀾,不偏不倚,正中愛的人的心懷。給自己找了一個這樣做的理由,也許,是不想讓對方感到生活的疲乏。
我們沒有吵過稍有明火的架,因為本就是兩個溫和的人,習慣的在心里思考許久過后為對方找到最好的緣由,然后繼續家長里短。我以為,幸福就是這樣的體貼。
前段時間,算是一場架了吧。沒有大吵大鬧,卻默默的將所有聯系方式屏蔽。也不明白這樣做的理由,也許只是覺得,需要用決絕的方式來體現自己在對方心里的比重。這樣做,難免略顯稚氣,安慰自己,年少輕狂,不枉青春歲月。
在他沒有解釋,沒有行動的時間里,我承認,每一秒我的生活都無法平息。在每一個思維的漏洞里,都會憂心忡忡的想是不是他并未如我般真誠?只是不由自主的畏懼,白付了這真心。
原來,臨到自己,都是這般流俗。真心亙古不變,流俗與經典之間,不過一線之隔。
一直的一直,就是在討個說法,要一個合理的解釋來平復自己輕狂的自尊心。
結局有點慘淡,最后的最后,都沒有一句說得出的話,在那一瞬間,我只是悲傷的想,難道連編造個理由的安撫都沒有?我以為這是骨子里的輕薄在漸漸顯露。
許久沉默里的一句話,“不知道該怎么說,也說不清楚,總之,不是你想的那樣。”這句唯一類似解釋的話,多么像那些看過的俗套情節,而那些情節里句子的背后,都是骯臟的現實。
我或許該一怒之下轉身離去,像所有上演的劇目那樣。
我只是抬頭看了他的眼,腦海里是自己最初的諾言,自己對自己的承諾,“無條件信任”。
那一刻突然覺得自己很可笑,我是在追究什么,懷疑什么,既然從未想過不相信,為何又要這丁點懷疑。我的信任里,沒有瑕疵,那是對自我的信奉,無可奈何。
我不追究了,那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就是最好的解釋了吧,說到底,只是因為我相信最本源的自己而已。他既從開始進駐了我的信任,現在就不該有懷疑,縱是最后敗了,也無愧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