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格大幅下跌,生豬養殖業正在面臨行業寒冬。網易公司CEO丁磊的“高調養豬”曾經轟動一時,他日前接受新華網訪談時仍然堅稱:“只要認認真真地用自然的規律和方法來養豬,你就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利潤。這個項目一定是有利潤的,而且是掙錢的。”針對該項目的進展情況,丁磊稱,“我們剛剛從日本拿了非常多的養豬和其他養殖資料,選址基本上定在浙江”。與其他的養豬創業者不同的是,丁磊把他的養豬項目當成“一個公益項目”,而不是投資項目。但是,那些已經把養豬當作投資項目的創業者們現在想得最多的肯定不是公益,而是要賠多少錢才能挺過去。
本刊前前后后報道了不少養豬創業的故事,有的養殖場起步較早,規模巨大,有的養殖場剛剛起步,存欄量僅僅200余頭,面對危機,他們如何應對?近日,本報記者分頭對他們進行了回訪。
豬場簡介:2006年12月建場,現存欄生豬200余頭。
在河南焦作武陟縣,大學生村官金志武放下架子,用兩年時間,從一個普通教師發展為資產數十萬元的養豬大戶(3月23日本刊以《金志武不當教師當豬倌》為題報道)。如今,在生豬市場已經略顯飽和、豬肉價格不斷下跌的情況下,金志武從容應對,他開始逆勢投建第三個養豬場。
金志武說,2007年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使得那之后的幾年,國內不斷傳出大學生養豬、建筑商養豬、房地產老板養豬的消息。“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豬肉價格已經開始下滑,今年4月中下旬,焦作的生豬收購價格已經跌至每斤5.1元。”金志武認為,這是近兩年的“養豬熱潮”所帶來的必然趨勢,但這恰好可以將一些不會養豬、不懂技術的“外行養殖戶”踢出市場,從而使市場良性發展,“這是我早就想到的”,讓他沒想到的是在墨西哥爆發的甲型H1N1流感。
4月30日清早,還在睡夢中的他,接到了同村養殖戶劉小龍打來的電話,說收購價已經跌到3元多,中間商說國外好多地方都在捕殺活豬,現在不賣可能還要跌。賣?一斤算4元,每頭豬就要賠150元左右;不賣?萬一以后價格跌得更低呢?金志武想了想,對小龍說:“能緩就再緩一緩,這股風兒很快就會過去。”
“如果我只是普通農民,可能也會被中間商牽著鼻子走,但我了解市場行情和最新訊息。”金志武分析,所謂的“瘋狂跌價”只是中間商在和權威部門打時間差,為了多賺取利益發出的煙霧彈。
“雖然現在豬肉價格下跌了,但同樣小豬也便宜了,這正是我厚積薄發、擴大養殖規模的好機會。”金志武得意地說。計劃在六七月建好的第三個養豬場已經放慢工期,他打算等這場危機過去之后再干。
通過互聯網等方式,金志武了解到,大力推廣規;B殖是中國畜牧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下一步,他打算組織村里的養殖戶組成合作社,和屠宰場簽訂合同,壓縮中間商的利潤。穩定發展后,將村里散養的養殖戶們整合起來,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的大型養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