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人譽為“天之驕子”,昂揚奮進、青春蓬勃;“村干部”則是農村最基層的“官”,工作瑣碎、責任重大。長興自“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干部計劃”實行以來,使300多名大學生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群眾親密相融,在火熱的農村大地唱響激昂的青春之歌。
近年來,長興縣高度重視,按照努力使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的方針積極探索實踐,并將“培養創業富民帶頭人和引路人”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完善政策、健全機制,使大學生“村官”工作加快進入了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軌道。
虹星橋港口村一直以來以傳統農業為主,農民致富的愿望很強烈。“村官”王瑛到村后主動融入到了村民之中,并迅速贏得了廣大村民的支持信任,在換屆選舉中高票當選村委會委員之后,王瑛積極向村班子建議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并通過帶頭出資合股承包、幫助村民聯系解決銷路問題、成立專業合作社強化技術服務等措施,帶動村民發展效益農業。2009年發展大棚蔬菜50畝、露天蔬菜258畝,基地年收益近200萬元。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努力,王瑛獲得了浙江省新農村建設帶頭人“金牛獎”。
“村官”王瑛僅僅是長興大學生“村官”創業路上的一個縮影。
“長興縣是浙江省率先實現‘一村一社區一大學生’的市縣之一。2006年以來,長興縣連續4年累計選拔313名大學畢業生到270個村(社區)工作,目前在崗251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179人,占71.3%。”長興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說。而大學生“村官”們也不負眾望,他們“帶著群眾干、幫著群眾富”,截至上月底,全縣有創業意向及項目的大學生“村官”達82人,54人已啟動實施創業項目,占在崗大學生“村官”總數的21.5%,帶動周邊2000多名群眾就業,并帶動、推動200多戶農戶走上了創業致富之路。
在長興,為了能讓大學生“村官”有一個更好的干事舞臺,該縣開展了一系列的駐村聯企活動,這不僅讓大學生“村官”進村入戶宣傳全民創業政策,還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及政策,幫助創業戶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管理、技術、市場等方面難題。
傾力扶持,給大學生村官帶頭創業插上翅膀。2008年,長興就將大學生“村官”創業納入促進青年創業就業總體部署,享受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今年又通過社會化募集建立了首期500萬元的“大學生創業貸款擔保資金”,并與長興縣聯合村鎮銀行合作運行,銀行按擔保資金總額的3倍(1500萬元)并以基準利率為創業大學生“村官”提供每筆5至10萬元的小額創業貸款。
此外,長興縣開辟多種渠道,拓展大學生“村官”發展空間。“近年來,長興縣通過探索掛職轉崗、定向招考、壓擔培養等手段,努力開拓流動渠道,現已有62名大學生‘村官’解聘走上發展新路。”長興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村官”先后已有12人考取公務員,8人被事業單位錄用。另有22名大學生“村官”通過組織推薦、考察選舉等進入村兩委會班子,成為名副其實的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