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在電話里記者聽耿羲介紹自己養豬創業,還以為是一位憨實的中年農民企業家,以至于見面時差點沒認出來:對方竟是個相貌非常斯文的年輕人,學生打扮,除了皮膚黝黑以外,記者很難將眼前的“書生”和養豬大戶聯系起來。再一問,耿羲的本科專業是計算機,更和養殖業相去甚遠。
他告訴記者,自己早就有了養殖創業的想法,所以條件一成熟,就從原本供職的環保公司辭職,拉上了連自己在內的九個伙伴一起集資一百多萬,注冊了一家養殖公司。其中耿羲一人向親友籌借、銀行貸款,出了幾十萬,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成立公司以來,耿羲和他的伙伴每天在養殖場上風吹日曬,十分辛苦,耿羲戲言自己黑成了“煤球”。如今,耿羲考取了南京農業大學養殖專業的在職研究生,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為將來更好地進行科學養殖打下基礎。
靠優質豬扭虧為盈
創業以來,公司經歷了不少風雨和挫折。比如,一次狂風暴雨的惡劣天氣,小雞受了驚嚇,在墻角擠成了幾堆,每堆都有一人多高,底下的雞就被壓死了;到了第二天,又有大批小雞因淋雨而病死。一夜之間死了七千多只雞,損失慘重,讓耿羲和伙伴們的心情非常沉重。再比如,養在魚塘中的鴨子半夜竟被人用麻袋偷走了好幾百只。提起小偷的猖獗和自己當時的疏忽,耿羲還是掩飾不住惋惜。
一次次的挫折,讓有些伙伴動搖了。伙伴的父母心疼孩子吃苦受挫,漸漸都開始反對他們繼續搞養殖。有的伙伴頂不住家庭的壓力,離開了公司。到現在,就只剩下連耿羲在內的三個人還在堅持。幸好耿羲的父母給了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鼓勵他戰勝困境。
就在公司困難的時候,養殖場的豬成了“救星”。由于養殖場自然環境優越,豬主要靠吃草放養,所以肉質鮮美,質量上乘。一出欄,沒用耿羲操心,就馬上以高于市場1.1元每斤的好價錢被全部收購了。就是這批優質豬肉,補上了雞鴨的虧空。也正是這次的成功,使耿羲下定決心,賣掉雞鴨,專心搞養豬,尤其是南京特產的優質稀有品種山豬。
分享經驗回饋社會
2009年秋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辦了一場創業交流會,把耿羲請回母校給學弟學妹們介紹創業的經驗和心得。耿羲的公司還被評為南京市第一家大學生自主創辦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和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基地。
不久后,耿羲的公司安排接待了首批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十七名實習生。
據了解,目前南京市針對大學生創業者頒布了許多優惠政策,如稅收減免、貼息貸款等,這家大學生創業園就是市人事局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的區位條件優越、房租低廉的辦公場所。
采訪過程中,耿羲靦腆地笑著,一再要求:少提我個人,多多宣傳這個活動,讓更多的大學生朋友能分享到創業的好資源、好經驗。
1986年出生的耿羲,2008年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畢業后,與同學朋友共同出資,創建了一家畜牧養殖公司。昨天上午,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養殖公司規模最大時,擁有四百多頭豬、一萬多只雞、兩千多只鴨、五百多只鵝,還有一萬多斤魚和近百畝苗木。如今,他賣掉了雞鴨鵝,集中精力專心培育優質山豬,數量有一百頭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