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云臺山風景名勝區花果山鄉有一名年輕大學生村官叫胡尹,2009年8月經選聘到花果山鄉當路村任村黨支部副書記。在農村干工作腳踏實地,當他看到村里一些農戶無手藝而無致富時,他急在心里。一些村民說:"你是大學生,要不你先做給我們看看,我們再跟著你好好學。"面對村民的期盼目光,他決心幫助村民摸出致富路。
胡尹開始深入村組,了解村情。胡尹發現,村民們都有致富的強烈愿望,但普遍怕擔風險,對發展新產業顧慮重重。
調查中,他發現較長一段時間以來,蔬菜行情一直處于上升狀態,而且當路村民也有種菜傳統,但規模小、技術低、效益差,還只停留在自產自銷的初級水平。為此,他詳細調查了周邊市場環境,逐步萌生了規模化發展特種蔬菜的想法,于是他就同村兩委干部商量流轉土地搞集約化、大規模的蔬菜種植。于是,他租村里百畝建設高效設施蘿卜田,通過發展訂單蔬菜,引領村民巧種菜。
回家他把這種想法告訴了他的父親,父親非常支持他,父親向他提供一個信息,山東有一種從國外進口的蘿卜新品種,成熟后大的有六七斤,小的也有四五斤,口感佳,品相好,超市里賣得特貴,但還供不應求。胡尹決定去山東蘿卜生產基地實地考察。
于是他便下決心走創業之路,帶領群眾走致富大道,建"百畝"蘿卜園,沒有資金,父親支持8萬先作為前期部分運轉資金,自己向同學借3萬,從銀行貸款4萬。他最終籌資金15萬元。他還專門到山東20天,系統學習蘿卜種植技術,又專門從山東高薪聘請15位技術員到村,實地教授大家種蘿卜。
今年三月中旬,他購回的美國"春雷"蘿卜種終于播下地,但今春大旱考驗著他。為抗旱保種,胡尹連續兩天兩夜吃住在地里,打水澆灌,夜里穿著黃大衣,在地頭查看墑情。"一粒蘿卜種可要3角錢。"他深知,這一粒粒種子飽含了大家的期望。
在種地過程中,他還將每盒300元的"春雷"蘿卜種30盒送給周圍20戶無手藝的農民,讓他們跟著他學著種,技術有他負責請技術人員幫教,有他負責幫助銷售,胡尹還向這些農戶保證,如果種出蘿卜,他負責全部收購不打欠條。
如今,看著長勢良好的蘿卜苗,胡尹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各項投入在2000元左右,一般情況下2月一收,如今,6月底即可收獲上市,一畝地能收1萬多斤,就按照一斤4角錢算,一畝地的純收入也在2000元,100畝土地就有20多萬呢。
連云港市還沒有種這種美國"春雷"大蘿卜,這種蘿卜已經被我市一家出口加工企業簽約收購,用于加工出口,銷路不成問題。對于未來發展,胡尹心里也有了一本賬。"我打算自己開展蘿卜育種,這個技術含量就更高了。"他表示,只要鉆下去,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希望有一天,我們村、我們鄉,甚至我們市的農民都能用上我培育的蘿卜種。
如今,胡尹又在大膽創新,試種北方的"雪菜",又租用2畝地進行試點種植,大膽育苗,現已長勢良好,準備在村其他農戶中進行普遍推廣,他又已和外貿企業簽約收購,預計將在今年8月份大面積種植,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將有40戶農戶跟著他種,用他的話說"只要種的好,科學管理、銷售就不用愁"。
現在在云臺山風景區花果山鄉當路村,有一片被薄膜覆蓋的土地在陽光下泛著銀光。薄膜上面等距離的菜窩子里,是一株株已出苗的美國大蘿卜,翠綠的葉子,鮮嫩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