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出生的李章志,看上去滿臉青澀,但熟悉他的村民都知道,這個小書生可不一般。到云南省巧家縣藥山鎮半箐村當大學生村官才兩年,李章志就成了當地有名的中藥材專家,帶領一批村民種植黃草烏致了富。
藥山鎮半箐村是一個位于大山深處的高海拔貧困山村。2015年秋天,李章志被選派到這里工作,走訪中他發現,村里的支柱產業還是玉米、馬鈴薯種植,很多群眾都很貧困。于是,他就開動腦筋:“怎樣才能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呢?”他采集當地土壤樣本,找專家咨詢當地氣候條件、地理優勢,上網搜索適合村子發展的產業。“我們這里出產幾十種藥材,柴胡、黨參、天麻、黃芪、防風、龍膽草等,在中藥材市場素享盛名,所以得名藥山鎮。靠著藥山不搞藥,搞什么?”經過反復調研,在與村干部們商量、探討后,李章志提出種中藥材黃草烏,黃草烏為多年生草本中草藥,主治跌打損傷、風濕等癥,是云南白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半箐村的幫扶單位是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章志把發展產業的想法跟醫院領導匯報后,院方當即指派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李章志發展黃草烏產業。李章志還多次邀請云南白藥集團、云南省農科院和云南農業大學專家到半箐村實地調研。在專家們的指導下,2016年9月,半箐村云坪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李章志承擔起合作社的各項具體事務,如動員群眾入社,流轉土地,制訂合作社章程等。他還拿出積攢一年多的工資帶頭入股,從黃草烏播種、施肥、除草,到病蟲害防治,都少不了李章志的身影。
到2016年年底,合作社已種植黃草烏70余畝,發展態勢良好。由于半箐村的氣候、土壤很適合黃草烏的繁育,加上合作社田間管理做得好,云南省農科院專家在考察后稱贊半箐村合作社的黃草烏是他近幾年來見過的種植效果最好的。云南白藥集團不久前與合作社簽約,在半箐村掛牌“云南白藥集團黃草烏種植基地”,并向半箐村種植戶定向提供優質種苗,派專家提供田間指導,收獲后由白藥集團以保護價收購。
半箐村的黃草烏,還沒上市就已經銷售一空,預計今年可為村民增收60多萬元。這讓村民們很是興奮。他們都覺得,要為李章志這個昔日的“小書生”、如今的“土專家”點贊。事業的初步成功,也讓李章志找到了下一步脫貧攻堅的著力點:依托合作社,繼續壯大黃草烏種植規模,擴充中藥材種植品種,把合作社打造成一個中藥材種苗示范基地,力爭讓更多的貧困群眾增加收入,為早日實現脫貧致富貢獻力量。
作者:大學校園網來源:大學校園網閱讀:
大學生村官推薦
9月12日上午,仁和鎮文明辦組織召開了“仁和鎮百姓宣講暨讀書益智活動表彰大會”,對百姓宣講和讀書活動中的優秀典型進行表彰和讀書宣
1993年出生的李章志,看上去滿臉青澀,但熟悉他的村民都知道,這個小書生可不一般。到云南省巧家縣藥山鎮半箐村當大學生村官才兩年
雨后的甘南,朗潤清爽。在海拔2660米的高原上,散漫在空氣中的青草氣息迎面撲來。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達拉鄉次哇村
在寧夏靈武市白土崗鄉涇興村的草原上,一群羊兒正悠閑地吃著草,村民們看著體膘肉肥的羊群,不禁露出開心的微笑。
金秋時節,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莫特格鄉套瓦契村,一幅幅豐收畫卷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涼傘鎮沖首村,有位苗族小伙在此奮斗了6年。6年間,他親近群眾,兢兢業業,奉獻青春,一心想著帶領村民擺脫貧困
“我從來沒有周六、周日的概念。”對楊志華來說,只要村民有需要,每一天都是工作日,忙起來一個半月才能回一趟家,平日里吃住都在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