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正是菜薹銷售的旺季。在江陵縣郝穴鎮顏閘村八組的一片菜薹地里,大學生村官蔡健正和村民一起忙著采摘菜薹。兩年的村官生涯,讓原本對農業生產一竅不通的蔡健成了田里的“行家里手”。
為了減輕農民種植風險,顏閘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流轉村民土地,采取村集體規模種植,村民不僅可以收取土地流轉的租金,還可以在田里務工掙錢。目前,顏閘村菜薹種植面積已達3000畝左右。
菜薹采摘下來后,被送到了包裝現場。蔡健告訴記者,為了保障送到市民手中的菜薹新鮮,在包裝環節,他們有一個秘密武器。傳統的甘蔗和菜薹銷售都沒有進行塑封,保存期比較短,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損壞。進行塑封之后品相更好,保存的時間更長,到用戶手中品質更好。
【記者手記】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是蔡健對自己的工作要求。在做村官的這幾年里,他走村串戶,和村領導一起探索鄉村產業發展新路徑,不僅帶領村民致富,也改善了村容村貌,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采訪中,蔡健邀請記者一到兩年后再到顏閘村看看,他信心滿滿地說,那時顏閘村又將會是另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