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位于湘贛邊界,是湖南的“東大門”,下轄縣市(醴陵、攸縣、茶陵、炎陵)均處于湘贛邊區范圍內,邊界線長達432.1公里,占湘贛邊界線總長的49.2%。近年來,株洲市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積極發揮主動作用,與江西萍鄉、吉安等地簽訂了合作機制和行動計劃,重點圍繞規劃對接、產業互助、基礎設施互聯、環境共治等領域,推進了一批重大事項,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積極成效,極大地改善了邊區、老區民生,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
陽衛國介紹,近年來,湘贛兩省積極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提出合作共建“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合作制定了《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發展規劃》,現已上報國務院待批復。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去年12月24日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要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示范”,今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也作出了具體部署。
陽衛國表示,目前湘贛邊區域協調發展主要存在政策支持不足、發展基礎薄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高等問題。陽衛國建議,將株洲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納入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在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方面給予專項支持。一是支持株洲革命老區納入國家新一輪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政策范圍,支持將醴陵市、攸縣、茶陵縣、炎陵縣納入革命老區重點城鎮建設范圍;明確湘贛邊區20個縣(市、區)同等享受贛南原中央蘇區政策;建立國家部委、中央企業聯點幫扶機制,加強對口幫扶;支持設立湘贛邊區發展基金,吸引各類社會主體共同參與湘贛邊區建設。二是支持株洲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支持紅色文旅精品線路和項目建設、株洲革命老區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等。三是支持將茶陵縣、炎陵縣納入鄉村振興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對象,加大幫扶力度,鞏固拓展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