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城市芮城縣許坡村的黃河灘地上,農民胡天宜在農田中設置了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設備,通過操控手機上的軟件完成了800畝小麥的灌溉,讓小麥春管變得高效便捷。
依托互聯網,農業生產搭上智能化的快車,降低了作業成本,提高了種糧效益。今年,芮城縣在小麥春季管理中,大力推廣噴灌節水技術,改傳統追肥為機械化施肥,將傳統的人工病蟲害防治改為植保機病蟲害防治,實現節水節肥節藥。
自春管開始,臨汾市洪洞縣組織專業隊伍對麥田病蟲害進行防治,調集100多架植保無人機和20余臺大型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對轄區內68萬余畝麥田進行大規模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為小麥拔節生長創造有利條件。
智能農機助力農業生產現代化的同時,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也成為農戶的新選擇。
日前,在晉城市澤州縣巴公鎮四村的麥田里,大面積春防噴藥機械化作業拉開了該縣春防除草工作的序幕。
與往年不同,農戶把自家的土地紛紛托管給村里的專業合作社進行管理,麥田用上了植保無人機、無人噴藥車等新型農機具。這樣大幅提高了防治質量和工作效率,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為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澤州縣小麥種植面積達46萬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