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年僅26歲的羅玉英被村民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她深知身上的重擔,立志扎根農村,把“帶領村民實現共同致富”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
1993年,羅玉英帶領著全村村民艱苦創業,先后歷經了“盤活資產打基礎、以地換地拓空間、招商引資謀發展”三個階段,實現了從第一產業到第二、三產業、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從鄉村到城市、從農民到職工、從職工到股東的歷史性轉變。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進順村由原來出名的貧困村變成了出名的“示范村”,村民的生活也日漸紅火。進順村已形成了以發展第三產業為主體,園區建設為兩翼,金融、商貿、物流、地產業并舉的經濟發展新格局。2018年實現固定資產8.5億,村集體純收入5266萬元。
羅玉英堅持藏富于民,確立了“安排好住的,敬養好老的,教育好小的、照顧好弱的、兼顧好大眾的”26字民生經,讓村民享有19種福利。2018年村民福利經費1680余萬元。
在帶領村民致富的同時,羅玉英還打破農村傳統的“經驗式”“人脈式”管理模式,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進順管理模式,強化黨員干部在村級管理中的模范帶頭作用。羅玉英在黨員干部中提出四個字:“多、高、好、精”,通俗講就是:“你是黨員,你的形象必須高于群眾,你的奉獻必須多于群眾,你做事必須好于群眾,你的技能必須精于群眾。”在羅玉英的帶領下,村里先后開展了“三講三比”教育活動,人文精神宣講活動,“重上井岡山,重溫入黨誓詞”革命傳統教育活動,以及“十佳優秀共產黨員、十佳愛崗敬業標兵、十佳五好文明家庭、十佳模范村民、十佳孝順星”等評比活動,提高了廣大黨員和干部創先爭優的奮進意識。
在羅玉英的帶領下,進順村創下了江西省村級“八個率先”:率先建起農民辦的四星級賓館、組建旅游企業集團;率先進行社區型股份合作制改造;率先實行村民社會統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率先讓村民住上了現代化的農民公寓;率先實現村級財稅連續十幾年名列全省前茅;率先實現村級稅利突破億元;率先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中國十大名村”“中國十佳小康村”“全國巾幗示范村”“全國敬老模范村”等殊榮;率先實現了“老有所養、勞有所得、學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醫”的小康目標。
“作為最基層的書記,更要牢記黨的宗旨,更好地帶領群眾走共同致富的道路,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羅玉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