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把標準,樹好“風向標”。從源頭上嚴把關口,確保后備力量質量。一是明確選拔標準。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注重選拔年輕化、知識化,有群眾基礎、有致富技能、有帶富能力的“兩化三有”農村優秀人才。劃定村書記梯隊人才原則上年齡45周歲以下且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每村至少新培養1名35周歲以下年輕黨員等“硬指標”。二是改進選拔方式。采取村黨組織推薦、黨員群眾推薦、個人自薦,村“兩委”討論審核,鎮黨委考察審定的方式,每村擇優確定1名村書記梯隊人才、2名大專以上學歷后備力量。推行“一步一審”機制,對發展黨員的5個階段25個步驟嚴格把關。2020年以來,儲備村書記梯隊人才354名、大專以上學歷后備力量714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492名、農村黨員致富能人722名。
注重培養,育好“生力軍”。堅持搭平臺、給崗位、抓培養,增強后備力量服務群眾及推動發展的能力。一是實施“雛鷹展翅”計劃。圍繞鄉村振興、群眾需求等,組織入黨積極分子認領1個志愿服務崗位,開展N項志愿服務活動。建立鄉鎮領導、第一書記、工作隊員、村干部與后備力量“1+1+1+1+N”聯系指導機制,面對面傳經驗、手把手教方法。安排后備力量擔任村級配套組織負責人、村民小組長等職務,通過列席會議、適崗鍛煉等方式,近距離、臨一線促其成長成才。二是實行雙向培養。把致富能人培養成黨員和村組干部、把村組干部和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建立黨員致富能人信息庫,開展致富帶頭人培訓3期近2000人次。同時,積極推薦黨員致富能人作為村干部的人選。
強化保障,激發“動力源”。從政治、生活、政策等方面給予關心關愛,讓后備力量有奔頭、更有盼頭。一是強化政治激勵。本次村黨組織換屆中新任職的68名村黨組織書記均為條件成熟的梯隊人才,316名后備力量通過正式選舉進入村“兩委”任職,實現了村書記“兩升一降”、村干部結構更優的換屆目標。二是強化生活保障。對表現優秀的實習村干部,經鄉鎮黨委推薦申報和縣委組織部研究確定后,納入財政發放報酬范疇。三強化信貸扶持。對140名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農村創業黨員提供貼息貸款1741萬元、貼息78.35萬元,帶動200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致富,形成了貼息政策落地、創業開花結果、黨員致富帶富能力提升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