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年歲已高,但吳振輝一年中有120多天都在田間地頭為農民朋友解決各種問題。在松陽,像他這樣的“田園銀發醫生”還有許多。
松陽是傳統農業大縣。近年來,為助力鄉村振興,高效發展生態農業,當地于2019年設立了植物醫院。一聽到縣里要設立植物醫院,23位退休的農業科技專家紛紛行動起來,志愿加入這個科技助農志愿服務隊伍奉獻力量。
“截至目前,植物醫院里有一半都是這些老農技專家。”松陽縣植物醫院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退而不休、堅持扎根基層奉獻余熱的農技專家下田間、爬山頭,為農民排憂解難,為種植技術改革、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因此也被松陽農民朋友們親切地稱為“田園銀發醫生”。
在助力松陽高品質生態農業模式建設過程中,情系老百姓的“田園銀發醫生”們,積極開展“坐診”“巡診”“云診”工作。
剛開始,“田園銀發醫生”在松陽縣城農戶往來密集的農資批發總公司等處,開設了6個門診部,每周開展2次坐診。今年,在象溪、靖居、西屏鋪門、大東壩百豐與下宅等鄉鎮,他們又新開設了4個門診部,每月開展2次坐診,幫助農民解決動植物種養問題。截至目前,已累計坐診800余人次,送服務下鄉100余人次,共服務群眾12000余人次。
而除了定期坐診,“田園銀發醫生”們還積極開展“云診”,有需求的農民朋友可以在松陽縣人民政府網站上很方便地找到他們的聯系電話,隨時聯絡問診。同時,他們還會經常上門“巡診”。葉成志、孟文高是松陽縣齋壇鄉的種糧大戶,每到水稻種植的時節,黃顯達等“田園銀發醫生”每隔一兩周就會到稻田基地“問診把脈”,從播種、插秧到病蟲害防治,提供“保姆式”手把手服務。“上次多虧了專家們過來讓我們提前進行了預防,不然得了稻縱卷葉螟,后果就不堪設想了。”葉成志感激地說。
“我們之所以一直堅持在這個崗位上,是因為我們對土地、對農業是非常有感情的,每天去田間地頭看一看,其實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我們經歷過吃不飽飯的苦日子,如果現在能用我的一點知識,幫助農民解決幾個實際的問題,我們就很心滿意足了。”71歲的盧良根告訴記者。
此外,這群“田園銀發醫生”們也十分注重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分享,在空閑的時間還編印資料,撰寫調研報告,組織各類農業科技培訓,為松陽生態農業的發展貢獻“夕陽力量”。據了解,“田園銀發醫生”通過開展各類農業培訓,已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同時,撰寫、編著了大量農業方面的調研報告、科普書籍。2020年,以吳振輝為主編印的《生態農業植保手冊(第一、二、三輯)》《松陽農諺注釋》等植保科普資料,共有7000余冊免費送到了農戶手中。
“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農藝師,退休后可以加入我們‘田園銀發醫生’這個志愿服務隊伍,助推松陽鄉村振興,為建設現代化‘田園松陽’貢獻力量。”松陽縣老干部服務中心負責人充滿期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