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脈西瓜網上直播銷售現場
品質優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譚脈西瓜種植歷史悠久,據《懷集縣志》和梁氏族譜記載,明朝嘉靖時期已有種植。梁村鎮譚脈片區是譚脈西瓜的原產區,梁村、冷坑、馬寧、崗坪、大崗等鎮均有種植。
烈日炎炎,在懷集縣梁村鎮的西瓜基地,工人正忙碌地采摘運輸,一個個碧綠的譚脈西瓜,帶著清新的泥土氣息,從這里被送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手中。
得益于當地獨特氣候,譚脈西瓜皮薄肉爽無渣少籽,體積小巧,單瓜重2-3.5公斤,受益于懷集縣獨特水土氣候,瓜瓤中心糖度12度以上,皮薄肉爽,味道清甜,深受群眾喜歡。2016年,譚脈西瓜獲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據種植戶梁先生介紹,譚脈西瓜的采摘期從5月到11月份,保存期雖短但是適合長途運輸,市場比較廣闊。
資料顯示,2020年,懷集縣西瓜總播種面積2.7萬畝,總產量7.9萬噸,商品價值約3.2億元。其中:譚脈西瓜和其姐妹瓜(中寶)占9成以上,譚脈西瓜主要分布在以梁村鎮譚脈村及周邊地區為主,并擴散到冷坑、懷城、大崗等鄉鎮,良好的市場前景,正吸引大量的種植戶加入。
7月28日,懷集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目前懷集縣譚脈西瓜實現一年三造種植,預計今年總種植面積超3萬畝,產量超過8萬噸。
數字賦能產銷實現有機銜接
位于肇慶懷集梁村鎮的西瓜基地,正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目前,正是懷集譚脈西瓜集體采摘的季節。在西瓜地,瓜農們忙著采摘、裝車……
相關工作人員走訪瓜農
今年,譚脈西瓜開啟自己的品牌直營渠道,解決了西瓜產品流通效率的問題。并且因為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西瓜賣得比往年價格更高。目前,基地里的西瓜正通過這些直營渠道直達全國消費者手中。
“今年懷集政府幫我們引進了數字化管理體系,基本上一臺手機就能夠解決問題,管理起來還是比較輕松的。”梁先生說道。
今年6月,在懷集縣政府的推動下,廣州大氣候集團旗下的大氣農場與懷集縣展農果蔬種植有限公司正式達成合作,圍繞譚脈西瓜從數字化基地、數字化渠道建設、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品牌四個模塊進行構建,全面推動西瓜產業的系統化升級。
據悉,大氣農場將分階段為懷集實現產區內7000畝的西瓜種植基地數字化改造,并利用數字化渠道管理優勢,為譚脈西瓜打通傳統批發渠道外的如社區電商、智慧農貿的品牌直營等多重數字化渠道,實現扁平化管理。并通過這些渠道將譚脈西瓜的消費人群基數由原先的肇慶周邊四百余萬人,直接擴展到一、二線城市數億人群,讓農企的渠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擴大企業的經營規模。
為了進一步穩定品質和產能,懷集縣通過高標準農田疊加數字化基地及數字化供應鏈系統,提升譚脈西瓜基地種植管理水平和渠道流通水平,形成品質穩定的品牌形象。同時,通過大氣農場可溯源國家專利技術,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譚脈西瓜”實現消費端實時可視化溯源,為品牌崛起后的優質原產地保護打下基礎,并保障優質產區種植農戶的經濟收益。